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

生命得到發揮的喜樂


陳廷三博士(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專業顧問)曾經在電台中說過:以往只有很特別的家庭,很特別的小孩,才會有機會學彈綱琴。現在,只有很特別的家庭,很特別的小孩,才不用學琴。甚至有傳,因為學鋼琴太普遍了,考學校的時候,根本不獲額外加分。家長更因此要安排孩子多習一種樂器。聽來像個笑話,但想深一層,我輩兒時真的很少聽見身邊的朋友有學習樂器的。但現今家長碰頭,便互相交換興趣班的情報。你家孩子開始學琴沒有?哪家琴行?親子班嗎?老師教得怎樣?



The Fabulous Song 這本故事書,就像我等家長的當頭棒喝,故事講述一個音樂世家的家中,有個小寶寶誕生了,爸爸媽媽寄予無限的期望,索性將小男嬰改名為Frederic,用意是於蕭邦 (Frederic Chopin) 擁有相同的名字,誓要他成為出色的音樂家。偏偏孩子對綱琴的興趣是零,爸媽不甘心,再安排孩子學這樣那樣的樂器,結果當然是蕭邦根本提不起半點興趣,甚至借故把樂器留在巴士上。最精彩的一幕是媽媽跟小蕭邦到巴士廠認領失物,竟然看到堆積如山的樂器。原來那麼多小孩都在消極對抗父母的壓迫。讀到這裡,我不禁捏一把汗,有點心虛。到最後,爸媽帶小蕭邦去欣賞演奏會,小蕭邦著迷了,看著指揮家的一舉手一投足,都充滿攝人魅力。沒發出半點聲音,只憑一枝小小指揮棒,竟能讓整支樂隊貼貼服服,奏出美妙和諧的樂章。書來個大團圓:音樂世家各成員出席小蕭邦的生日會,各自演奏自己擅長的樂器,毫無協調可言,一片噪音。小蕭邦終於看不過眼,一手執起一柄沙拉勺,敲一敲叔叔的頭,大家終於安靜下來,小蕭邦有板有眼地指揮起來,大家竟又跟著小指揮,奏出美妙的樂章。

書中角色跌跌撞撞,終於找到自己的出路,不失為一個美滿的結局。蘇緋雲博士(其4名子女均資優)說過,每個孩子都是天才,要讓孩子發揮才華。哪孩子的才在哪裡?她說:只要是孩子喜歡做、做得快、做得好的事情,就是他的才華所在。

有些人比較幸運,年紀小小,已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,整個人生有了自信、方向。也有人花半生也不知自己專長在哪裡。

這永遠是家長的掙扎,要督促孩子練習所學,從發揮他的潛質,但也要給他留個逃生門,萬一不對勁,不要死纏下去。但當中的平衡,實在不易拿捏。


家長請留意:
(1) 此書字量較多,不太適合年幼孩子,但家長仍可簡化內容,以口語形式表達。
(2) 小心孩子讀此書後,跟你討價還價,不學這又不學那。
(3) 書中不少幽小蕭: "You have to feel the music, "Mrs. Lumply told Frederic.  The only thing he could feel was the headache.
    小蕭邦彈奏樂器時發出的聲音: "The violin sounded like two cats fighting.  When he blew into the trumpet, it sounded like a frog trying to spit.    

2 則留言:

  1. 原來我是很特別的家長,阿囡是很特別的小孩!這本書還有同名CD。http://www.cdbaby.com/cd/fabuloussong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原來還有CD,試聽過好像也很有趣。
    不只你的女兒特別,身為家長能忍手,你也是個很特別的家長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