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漏》 - 詞性的妙用
《漏》
文、圖:梁川
《漏》算是中國風的繪本,以水墨畫風作畫。水墨畫在寫意,和故事非常相配。
故事改編自民間傳說,講述鄉間一對老夫婦,養了一頭小胖驢。小偷和大老虎都覬覦肥美的小胖驢,想要把牠偷掉/吃掉。一場瘋狂荒誕的鬧劇就從老公公、老婆婆的一句話開始。
下雨了,兩老盯著屋頂說:老虎、小偷也不怕,就是怕漏。小偷和老虎心想「漏」是何方神聖。其實,老公公、老婆婆口中的「漏」是漏水的「漏」,是動詞。現實中,我們很少把「漏」字單獨抽出來說,但繪本中有圖畫補足,讀者也就能明確理解意思了。小偷和老虎把「漏」理解為名詞,也是情理之內。錯摸鬧劇於是展開:小偷和老虎在黑暗中碰上,互相以為對方是老夫婦口中的「漏」。水墨畫風在這時發揮作用了,把小偷和老虎心中幻想的「漏」以寫意的方式描繪出來。因為模糊,更能突出想象中的「漏」有多凶惡可怕。因為小偷和老虎正在幹壞事(嘗試偷驢子)
,加上心中有鬼(幻想出來的「漏」),自是亂衝亂撞、自己嚇自己,最後驢子沒有偷到,還要落荒而逃。這段的情節緊張,讀得孩子也興奮、緊張起來。
故事結尾回歸靜態,老公公、老婆婆再次盯著屋頂說:怕漏,還是漏了。這句明確點出「漏」字的詞性為動詞,算是揭開謎底。本來把答案放到最後是理想的表達方式,但吊詭的是讀者必須理解「漏」字在文中不同的詞性,方能領略故事的幽默有趣之處。所以,謎底不是謎底,半途就給破了,失去畫龍點睛的功用。孩子必須在伴讀者既讀且解下,才能理解。這也增加了說書人推進故事的難度,孩子再讀的興頭也大大減低。
但總體而言,故事文字幽默,水墨畫風配合得宜,是本有趣的繪本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