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4月26日 星期日

童年之於我們 - 《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》和《都是溫柔的孩子》的讀後反思


近日讀了兩本很有意思的書,分別是《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》和《都是溫柔的孩子》。兩本書的寫作初衷大不同,但內容卻出奇地呼應著,也都訴說著童年經歷如何影響一個人的一生。



《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》的作者是一位台灣的心理師,她接觸很多個案,那些都是活得不開心的人,在人際關係中頻頻受到傷害,以致無法活得輕鬆自在。如果追索源頭,大都源自兒時的經歷。他們在兒時都經歷過至親成人的羞辱、批評、吼罵,甚至暴力對待。對於幼小且沒有自我生存能力的孩子來說,他們只能接受和適應大人的無理的行為。純潔的小心靈無法分辨,原來很多謾罵和批評並非基於事實,只是大人們情緒的發洩。孩子甚至認定,父母此等「無愛」的行為,都是因為自己不好,並感到內疚。長此以往,孩子就好像經常被定罪,甚至自己內化了這些觀念,判定自己就是「戴罪之身」。只要感受到身邊的人擺出不悅的表情,或稍有不高興,他便立刻認為是自己的責任。孩子帶著這種錯誤的觀念成長,不斷被沒有具體犯罪行為的內化罪狀判罪,身邊的人也習慣以他為代罪羔羊。他習慣被欺凌,是個易於攻擊和發洩的對象,也因為欺凌者在過後也沒有什麼後果要跟進,這樣的easy target,只會被欺凌得越來越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