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

《承諾》- 從物質到精神的追求


《承諾》 (The Promise)

作者: 妮可拉‧ 戴維斯 
繪者:羅拉‧ 卡爾琳 Laura Carlin
譯者:馬尼尼為
出版社:維京 



 女孩生活在一個冷酷、艱苦又醜陋的城市裡,她為了生活,當上了小偷。故事的高潮和轉折點在女主角打劫老婦人一幕。她要搶掉老婆婆手中的袋,老婆婆不肯放手,跟女孩說:「如果你能答應我種下它們,我就放手。」女孩只一心要把袋弄到手,就敷衍的答應了。回家以後,女孩發現袋裡裝滿了橡樹的種子,她信守承諾,開始到處播下種子。城市的面貌得以改觀,城市裡生活的人也變得開懷了。女孩帶著種子,到更遠的地方去播種,卻又遇上來搶劫的小子。她也依樣葫蘆,要小子承諾把種子種下。


以故事情節四部曲 (開端、發展、高潮、結果)來看,這故事的高潮來得很快、很戲劇性,甚至讓人有點驚訝。一個三餐不繼的小偷,搶到一袋不管用的東西,照理應該是憤怒的臭罵一頓,再丟掉種子才是啊!怎麼反而忘了實際的需要,實踐承諾呢?打劫這一個橋段也有點險,就像是走在鋼線上,要不從高處掉下粉身碎骨,要不完美完成博來掌聲。讀到這段,真有心跳加速捏一把汗的感覺。說回合理不合理這一塊,作者用以下的這句為主角轉向,換了一個境界:

當我注視著它們忘了食物和金錢。生平第一天,我覺得自己很幸運,因為最狂野的夢而富足。」

從原來只求物質,提升到精神富足的層次。這讓我想起 Uri Shulevitz 的《我怎樣學習地理》,故事講述小男孩家裡非常貧窮,連吃的都不夠,豈料他的爸爸竟用僅餘的錢來買下一幅世界地圖。小男孩恨透爸爸了,後來到才明白爸爸的心意。雖然現實生活中還是那麼貧窮,但男孩常常在地圖上「環遊世界」,精神非常富足。這也呼應Maslow’s Hierarchy of Needs,人追求的不只是滿足生理需要,而是更高層次的精神滿足。

從這個層面來看,故事中小偷女孩的轉念就有了依據。她心中首次因夢想而快樂,也重視和尊重自己說過的話,視之為承諾。

「隔天一大早,我開始實踐我的承諾。」


從這個高潮點發展下去,情節調子變得明朗,猶如進入大直路,只是在最後加一個小浪波,又來了一個小偷,向她許下承諾。第二個小偷出現那段,有先例可循,結果已屬預期,震撼力大減,功用只是把善行延續下去。

雖然故事主體離不開人需要植物,播種發芽收成很開心的大格局,但初、中段情節比較奇情,帶來新鮮感,也能引發深層思考,值得閱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