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

The Man Who Walked Between the Towers



The Man Who Walked Between the Towers
By
Published 2003 by Scholastic Inc.


我看到這本繪本封面的第一眼,立時就被吸引住了。圖畫的視角從高空俯瞰,首先看到主角雙腳踏在鋼線上,腳下空曠的一片,讓視點再落在遠處地上小小的建築物、車、船,還有一片海洋。這樣的構圖很有視覺張力,讓人的心跳呼吸都屏住,替主角擔心起來,感覺有些重大的事情即將發生,一定不要錯過。



故事的內容有關一個真實的故事,發生在1974年,一位法國的青年人Philippe Petit在美國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間偷偷架起鋼纜。在天亮時份,鋼纜拉好了,他也準備好……在雙子塔間的鋼索上行走,沒有安全措施、沒有救生繩索,只拿著平衡桿,遊走在高空的鋼索上。他來來回回的走,感覺無比自由,沒多久路上的人發現了他,警察也來了。他感覺還沒有滿足,再來來回回的走了一段時間,累了還躺在鋼索上休息,也沒有理會在旁叫囂的警察。當他覺得自己完全的滿足了,便走回大樓頂乖乖的就擒。他做的事讓人很驚奇,卻沒有什麼傷害性,法官決定要他到公園裡為孩子表演,作為補償。


書的尾段留有一頁白頁,沒有圖畫,只寫上:

Now the towers are gone.

這個留白的安排很有力量。大家都都知道世貿雙子塔在911事件中被炸毀了,但畫面該如何處理呢?如果描繪襲擊的場面,可能把整個故事的玩味和恬逸氣氛給破壞掉,調子也會變得沉重。單一地出現大衝突場面而欠缺後續,也讓情節無法連貫。作者選擇以留白方式表達,讓讀者心領神會,記憶的畫面逐一浮現。這展示了只要使用得宜,「留白」的技法也能應用在繪本中。

再說主題,主題的英文可以譯作Subject Theme。以subject 來論,故事主要講什麼便是什麼。以這繪本為例,書名已經給了答案:故事是有關一個「在雙子塔間走鋼索的人」,清楚不過。但論theme呢?也就是作者想深層表達的想法。我想這是一個對世貿雙子塔的紀念,也是對曾在雙子塔上顯現的自由精神的一種嚮往。


此書於2004年獲得 Caldecott金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