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

《鴕鳥樹》- 如何承受綿長、真實的痛苦?





《鴕鳥樹》這本繪本,是我在圖書館挖寶時發現的。乍看封面,心裡一陣恐懼:前面是一隻鴕鳥,背後襯著滿口獠牙的黑豹。鴕鳥的姿態像在跳舞,表情儍呼呼、蠻可愛的;相反黑豹的比例超乎正常的大,活現凶猛的表情和殘酷的眼神,讓人不寒而慄。這種意象強烈的繪本封面並不常見,也就讓我更想讀過明白。


故事發生在非洲草原上,高大的鴕鳥葉露夫是其他動物的守護者,他最喜歡讓動物孩子們騎在他的背上,載著他們四處玩耍。因為他跑得快,而且充滿使命感,當其他動物有危險的時候,他總是挺身而出力抗猛獸。終於一次他與獅子搏鬥,擊退了獅子,卻失了一條腿。他的生活從此改變,連覓食也有困難。其他動物最初也是滿懷感激的照顧他,但日子久了,大家忙著照顧自己的家庭也夠累了,就漸漸把葉露夫遺忘了。瘦弱的葉露夫,已經接近死亡的邊緣,卻又遇上了一隻襲擊小動物的黑豹。對,就是封面上獠牙猙獰的黑豹。葉露夫再一次奮不顧身,背起小動物與黑豹奮戰。最後,葉露夫昏過去了。孩子們抬頭一看,發現葉露夫竟變成了一棵大樹,守著他眼下從眼淚流成的小池,繼續在草原上滋潤其他動物們的生命


《鴕鳥樹》在日本暢銷四十年,也是日本教科書的選定教材。繪本的媒材是木版畫,圖像深刻樸素而具力量。我讀的時候,弟弟好奇的問我在看什麼,我給他看一看封面,一面擔心的問他有沒有被嚇倒,沒料到弟弟說:「不會呀!」離開圖書館的時候,更點名要借這本書。對於日本敢把這書定為指定教材,我覺得此舉是勇敢的。我不肯定普遍的孩子是否能夠咽得下這股圖象的震撼。


故事末段超越現實,卻為一個悲劇英雄提供了美滿的出路。我不想重複這繪本的主調:捨己犧牲為別人,是多麼值得敬佩啊!  我不由自主的被另一股思想充塞了我的腦袋:現實中有一些人,也許為了堅信的理念、也許只是從一點點的慈悲出發,漸漸生出了牢不可移的使命感,認為自己是篤定必須扛起大家的事。為大家奮勇力戰以後,贏得來掌聲,痛苦卻只有自己承擔。「之後,草原又恢復往日的平靜。不過,對葉露夫來說,痛苦的日子才剛開始。」這句說話道出了現實的殘酷,也讓我陷入了沉思。奮勇以至得來的掌聲只是一時,痛苦卻是綿長、真實的。痛苦不會消散,只能被慢慢習慣。這個潦倒落魄的靈魂,每記起自己全心的付出,看到自己傷痕纍纍的身軀,想到別人的遺忘,會否在深冷無人的夜,發出追悔的嘆喟?葉露夫最後變成了鴕鳥樹,樹下的一池眼淚,滋養萬物的同時,是否也盛載著他的不甘與傷痛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