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紹這本書,先要從我的一件烏龍事說起。一天,我跟小臨逛屯門圖書館的兒童圖書部,一進去,就有一個以書架圍成圓形的角落,放了較受歡迎的兒童故事書,是不按書號次序隨意擺放的。小臨這孩子選書特快,好像是帶著目標而來,看他一個箭步在書架上拿了一本故事書。我從遠處瞥見那書名叫《我輸了》,封面應該是鴨子之類的東西。小臨隨即走過來跟我說:「媽媽,我要讀這本。」
於是,我帶著自我懷疑、忐忑不安的心情,勉強給小臨讀一遍故事。才讀到一半,故事已經到了結局,書裡出現了一幅跨頁圖畫,再往後翻,下一頁的圖畫跟文字也是倒轉的。這就讓我更糊塗了,看來我不僅是糊塗,思想應該是有點混亂了。
後來才發現是這本書設計上的一個小點子,確實讓人驚喜。本書的全名,應該是「我贏了!/ 我輸了!」。有別於一般圖書沿用的前封面、後封底設計,這書擁有兩個封面,還要是兩個不同的書名和封面。一面的書名叫「我贏了」,畫的是一頭趾高氣揚的小羊。另外一面的書名是「我輸了」,圖畫是一隻垂頭喪氣的小鵝。雖然置身同一本書內,但兩個故事的文字和圖畫是相反方向的。正面敘述小羊成為贏家的感受,背面則倒轉過來敘述小鵝輸掉的感受。但結局則共用中央的跨頁。真是個巧妙的設計。
《我贏了!∕我輸了!》
譯者:賓靜蓀
故事講述小羊和小鵝這對最要好的朋友,一天一起去參加小獾的慶生會。本來應該是開開心心的慶生會,卻因為遊戲中的輸贏問題,使他們兩個的感情起了變化。小羊和小鵝互不理睬,還各自走路回家,連再見都不肯說一聲。回到家中,小羊和羊爸爸談論自己勝利的經過,小鵝則向鵝爸爸訴苦。晚飯後他們各自回到房間,卻又開始想念對方,而且反省自己沒有顧及對方的感受。於是,他們不約而同,走到屋外的大草地,最後相見,自是大團圓結局。(屋外草地一幕,正是跨頁的內容。)
我們經常教孩子嘗試易地而處,從別人的角度想事物。但從自己的視角出發看事物,總是最容易。久而久之,自我中心的思維模式慢慢形成。這書卻分別從小羊和小鵝的視角,形容同一時段內發生的事情。就像在同一場景,不同地方,放了兩部攝錄機,很有電影感。先讀從小羊視角出發的「我贏了」,小羊威風得意的告訴爸爸自己贏了很多比賽,多麼了不起,畫面展示的盡是小羊勝利的姿態和喜悅。在小羊背後的幾隻小動物,都成了陪襯,沒有人留意到小鵝尷尬的窘態。但鏡頭一轉,讀到「我輸了」的同一場景時,畫面特寫小鵝遠遠落後,絆腳跌倒的情形。
最初看這兩個故事的時候,孩子未必會主動將同場景的畫面聯繫起來作對比。但繪本的優勢,在於孩子能按自己的想法和節奏,隨意翻閱。此時家長可以加以引導,將兩幅畫面作出對比。例如:「你看小羊多麼厲害,跑到最前,拿了第一。你看小羊是不是很開心?」然後翻從小鵝視角出發的故事版本:「小羊跑在前頭的時候,原來小鵝正是大落後,還絆倒了。你看小鵝的心情是不是糟透了?」這個對比的動作,還可以在每一個場景進行。孩子很喜歡玩這個遊戲,慢慢的就變了「找不同」。恩祈恩臨就在兩幅圖畫有不少發現:「原來從後面看,才看到小鵝的麻袋破了。在「我贏了」的故事裡是看不到的。」這點點滴滴的小發現,讓孩子明白,即使輸了,也可能有背後的理由,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。贏了不須狂喜,輸了不用太沮喪。
還有,書的繪者很有童心,把很多小小的趣味藏在圖畫中不顯眼的地方,讓讀者玩玩尋寶。例如在小羊的廚房裡,有一條掛巾,上面的圖案是隻小鵝。小羊下樓梯時,牆上掛著的,也是畫有小鵝的掛畫。他們倆深厚的友情,不用言語也表露無遺。故事接近後段,描述小羊和小鵝各自在自己的房間了,掛念好友,想起了自己的不是。在畫面上也有一個小點子:原來小羊住在小鵝的對面,他們遠遠互望到對方在房間裡的舉動,繪者真的很有心思。
最後,尚有一個小寶藏。就是繪者很喜歡犀牛,你總可以在他的畫作中,尋到犀牛的蹤影,而且總是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